「為什麼要寫,寫作是為了什麼?」我想這句話一直是各個作家或者是說寫文字的人,都被問過無數遍的問題。對我而言為什麼要寫作?簡單來說就是「想寫」看起來我的回答太過於任性,但是如果沒有「想寫」的推波助瀾,在這煩躁又多事的人生裡,即使我拿起了筆,也無法迫使我寫下文字,連我的名字我也難以下筆。
前一陣子,我發現我寫不出我想要的東西,我思考著問題的所在,發現寫作對我而言變成一種利器,讓我能應付考試,讓我在比賽中獲得好的名次,我寫的文字不再屬於我,它隨著評審的口味、考試的走向而變化。就好像被釘在牆上,任由世俗的藤條將我束縛,我不自由也不得自由。
後來,終於熬過考試,也成功在語文競賽的市決賽被刷下來,但我還是無法寫出一個屬於我的「好文章」。即使束縛不再存在,手上殘留下的印子和傷痕,也讓我無法提筆。我懶得寫,懶得拿起原子筆寫下不堪入目的文字,更懶得開啟word在鍵盤上敲敲打打,即使打開word我也不知道能寫什麼,有什麼好寫?我好像在寫作上找不回自己了。
想想為什麼當初要寫作呢?為什麼「想寫」呢?好像是因為在那一段黑暗的日子裡,就只有寫作能讓我知道「我可以」。如果我是風箏而寫作就是牽引我的線,如果我正在大海裡浮沉,寫作就是我的浮木;如果我正沉溺於井底,寫作就是一根繩子將我拉起。國中的時候體育成績一直沒有起色,我知道我不適合那裡,但一次次的退步又一次次的難堪與抹滅,終於擊潰了我。但當我感覺認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灰暗時,只有寫作能夠讓我真正傾訴,只有這裡我得到了肯定,所以我就一直寫一直持續的努力,終於在高中時,我所寫的新詩被刊登在期刊上,那一刻我終於看見希望的光芒照亮我的天空。我又繼續的寫,直到考試佔滿我的生活,直至我的生活由不得我拿起筆,最後忘記要如何寫又為什麼要寫。
被刊登在期刊上的新詩,是我在不屬於我的畢業季時寫下的,雖然它在十二月才被刊登出來,但這一篇新詩一直都是我寫作路上的寄託,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被這「世界」看見。但其實我最喜歡寫的文種是散文,因為散文能用各種如種子的文字建築我的文字花園,我能用這些文字精靈,來塑造我所要表達的內心。但在各大文學獎接二連三的失利,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,也更失去信心。所以最近這陣子,我都一直致力於創作新詩,但總感覺自己的文字不配得到認可,因此就一直拖延直至文學獎報名截止,我想或許會拖到下次報名開始吧!在寫作的這幾年中,其實最不得我喜愛的是「閱讀心得」因為不愛看書的我花費大量時間讀了一本書,在絞盡腦筋後終於做出一個自己看起來很「滿意」的作品,結果每次閱讀心得比賽都出師非常不利,簡單來說,就是永遠都得不到獎。我就抱著這個心態在高三的時候想說輕輕鬆鬆的寫,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唷!不知是好是壞,難道是可憐我?終於在我高中即將畫下句點時頒給我一個甲等,我和閱讀心得的孽緣畫下了一個「完美」的句點。
最近,終於有點閒暇時間,因此又重新試著拿起筆,因為作業總不能不做吧!每次交出去我滿意的作品,但與同學的文章相比好像總遜色一籌,讓我發覺我應該更努力而不是自甘墮落。
前陣子,在一堂課的報告中,老師誇獎我,只要肯努力也會成為「好」的那人。隔一天,在聽完楊富閔老師的演講後,我寫了一張學習單,大概內容是「聽完楊老師的演講,我終於找回寫作的自己!」而負責本次演講的老師回復並且祝福我。經過老師們的勉勵,我發現在夢想的路途上,總會跌倒受傷,我們應該要做的是站起來,而不是沉溺在傷痛裡。
向前走吧,繼續做你想做的事吧!不要忘記初心,不要害怕失敗。若是要繁花盛開,必定得經過時間的淬鍊。我依舊期待著繁花盛開的那天,你呢?